踏入10及11月,是各大學、中小學的開放日,不少家庭把所有星期六、日行程都排得密密麻麻,為要得到最準確的升學資訊,選到最合心的學校。
女兒今年已17歲,這幾個星期六,她也是遊走不同大學的開放日,而我現在就再不像以前,要為她準備升中而奔波煩腦。回想六年前,我為她選中學,比自己小時候為自己選還要緊張。還記得女兒五年班時,她根本沒有任何興趣去參觀中學,不過以她當時的年齡,她只好乖乖的跟著父母去,每次到訪完一間中學,我們也會問她喜歡那學校什麼,她總是說一大堆我們認為沒有關係的東西,如: 「我喜歡A學校,因為這校就在家對面,如果我漏帶書或功課,午飯時可回家取,又可以在家吃午餐;我可以睡到最後一刻才上學…」、「我喜歡B學校,因為校服很漂亮….」、「C學校的好處,是有小賣部,以前的小學沒有小賣部,而這學校的三文治只賣六元,是所有見過的學校中,食物最平,可以不用煮早餐……」、「學校很新,設備很好、很大,椅子很美⋯⋯」 。天啊! 那學校教學理念呢?你有否看看學校的入大學率?而你有否想過將來讀什麼科目?師資好嗎?
我們以上種種問題,原來也不是她關心的,一提這些,她立即沒有興趣再作討論。當時我很擔心,煩惱女兒並不著緊自己的學業前途,常只著眼於一些無謂的事情上,因此我去找她的班任傾談,期望她助我勸女兒以「正確」的思考去選中學。當我把我的憂慮告訴班主任時,她反而提出:是的,小孩子選校,他們所關心的事,其實跟我們成人所關心的事是完全不同的,如孩子喜歡學校的小賣部或校服,其實並沒有錯,我們可以先應同她的想法,而再跟她研究及分析學校的教與學理念、學校文化、開辦科目、課外活動、他們將來想做什麼、自己成績是否合要求等,再看看這學校是否符合她將來想讀的,然後再作決定。 我聽了後,當頭棒喝,明白到有時小孩在大人眼中奇怪的想法,其實也是很值得被認同、尊重及參考。
當我們在意他們的想法時,那就是打開了一扇可溝通的門,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孩子,再進而可跟他們進行理性的討論。
原來,當孩子的想法被壓制時,他們會因怕被拒絕,以致選擇不表達,窒礙了父母與他們的溝通。我從此學懂了,也以這種方式打開了與孩子溝通的門。
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
育有一女,有多年服侍成年人經驗,熟悉家庭及婦女需要。
作為一個青少年的媽媽,在教養女兒時再活一次童年、再歷一次青春期、重新一次做人。